Thursday, October 4, 2012

将军渡旁喝喜酒 黄河岸上览胜迹

将军渡旁喝喜酒 黄河岸上览胜迹 今天是国庆放假的第五天,由儿子开着车要长途奔波去台前县孙口,参加梅花拳17辈弟子田秀平儿子的婚礼。今年中秋、国庆黄金周前,7座以下的小车都免收过路费,这无疑是一项利民的好事,就以我们这次台前之行,来回省去200来元的过路费。

台前县我不记得去过,最多可能是经过。台前县原来属于安阳地区,现在属河南省濮阳市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,豫鲁两省交界处,东、南、北三面与山东省的4市6县16个乡镇112个行政村接壤,交界线达125公里,呈犀牛角状插入山东境内。全县总面积454平方公里,辖七乡二镇,372个行政村,35万人,27万亩耕地。

台前原属山东省寿张县的一部分,1964年,国家为解决金
堤河流域涝水排泄入黄河问题,把这一区域并入范县划归河南。1974年与范县分治,成立台前工委,1978年正式建县。黄河、金堤河横贯全境。黄河过境长68.5公里,金堤河过境长46公里,整个县域处在这两条河交汇的夹角地带。

临黄大堤把全县分为黄河滩区和北金堤滞洪区两部分,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口和耕地在黄河滩区,三分之二在滞洪区。由于地理位置特殊,自然环境条件恶劣,建县晚,基础差,底子薄,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。我们离开安阳市,首先上京港澳高速向南,接着转安南高速向东,经内黄到南乐转上大广高速向南,行至濮阳北折向东北上范辉(范县至辉县),到范县后上范台(范县至台前)国道到达台前县城,然后再向南走5公里许就是孙口乡所在地。这一路说不上千转百回,也真的够“复杂”了。

到孙口已经上午11点了,婚宴就设在路北的梅园餐厅。梅花拳弟子在梅园相聚也真够巧了。今天来祝贺婚礼的除了当地的梅花拳爷们外,还有山东阳谷、梁山、河南商丘、濮阳、安阳、滑县等地朋友。

喜宴很丰盛,百分之九十是肉,最多吃了四成。据说,在当地娶媳妇下不来10万元,看来台前现在也不穷了。午后2时,喜宴结束,我们互作告别,就向回返。

我听说孙口有一个“刘邓大军过黄河的纪念碑”就想去看看,也使这次长途跋涉还小有收获。于是我们跟着感觉走,走到孙村浮桥渡口,经人指点后顺黄河大堤向东不远就到了——将军渡。1947年6月30日,刘伯承、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人以孙口为中心渡口强渡黄河天险,挺进中原,千里跃进大别山,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。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转折点意义的伟大事件,1981年6月,台前县人民政府在孙口村南临黄河大堤北侧立碑纪念。

1986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97年,又立由薄一波题词的“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碑”一块,并修建了六角碑亭。是年,孙口将军渡纪念地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
此后又相继立起了河南省人民政府标志碑和台前县人民政府标志碑,形成了布局合理的纪念碑群。2005年3月被列入河南省红色旅游景点。2006年投资30万元建设一期工程,建起了将军渡纪念馆。2007年投资245万元完成二期工程(作为革命老区项目)。

我站在巍峨的“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碑”下,面对浊流滚滚的黄河,不仅遐思连篇,刘邓的朱笔轻轻一点,地处黄河下游的孙口,就注定躲不过历史的追忆了。这个当年只有十几户孙姓渔民的小小渡口,一夜间变成了闻名鲁西的“将军渡”。

这是1947年7目4日的仲夏之夜。时值汛期,黄河急流翻滚,拍岸的巨浪甩响一阵阵惊雷,拍打着土堤,溅起黄泛区泥泞的粘土。

黄色的波涛,奇峰突起,象一条颠狂不驯的巨龙,奔腾渲逐,由西向东流去。河边的芦苇与菖蒲在轻风吹拂下作响,星垂旷野月涌中流。就在这夜色苍茫中,河边船工从苇丛深处推出一只只平头木船,刘伯承、邓小平将军跳上船去,相继走上船头。

船象脱弦的利箭,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。夜阑阗寂,只听见黄河的浪涛声和木桨的划水声。

突然,两架敌侦察机沿黄河由西向东飞来,一路撒下照明弹。邓小平政委解开外衣,谈笑风生地对刘司令员说:“敌人怕我们渡河寂寞,特给点了‘天灯’。

敌人墨守成现,一侦察,二报告。等它叫来轰炸机群,我们全军渡河完毕!”“是啊!”刘伯承司令员用手推推玳瑁框眼镜,操起他那浓重的四川口音说:“不明修栈道,怎么能暗渡陈仓呢!这就叫‘临晋设疑,夏阳渡河’嘛!” 十万大军横陈黄河之滨,铺天盖地;十只渔船颠簸风口浪尖,危若泥丸。巨大的落差成为将军指缝间燃烧的灼痛。

谁用报晓的高唱打破了黄河滩区淤积千年的沉寂?什么是连接这支大军与穷苦百姓的血脐?载舟是水,覆舟是水。这些破衣烂衫的人,这些满脸菜色的人,为什么要蚂蚁一样攒动着,在炮火中靠近一支小米加步枪的军队? 门板和桔杆搭起的浮桥,承载了刘邓大军匆匆的脚步;小小的渔船,渡过了智勇双全的将军。大军的意志如铁,百姓的渴望如炬。一支正义之师的征程,与船工们祼露的青筋,共同构画了共和国一段清晰的脉络。

“是役,孙口沿岸百姓自发集秫桔、原木数百万吨、门板两千多块供大军搭建浮桥。孙口村十余只渔船护送刘邓两位将军过河。支前百姓亡二十七人,伤一百一十六人。

” 暗淡了刀光剑影,隐没了枪炮轰鸣。徜徉在逶迤高耸的临黄堤上寻古,将军已然远去,支前的百姓安在?谁又是当年勇敢的船工? 回答我的,是堤面上绿树掩映的拙朴碑刻,是吹过宽阔河面的风,是漫过嘹亮号角的时光变迁,是记忆中展开的这一页墨迹浓重的方志。

不见了当年的急流险滩。炮火中的将军渡河处,早已经发展成黄河下游一座现代化的轮渡码头,并被政府正式命名为将军渡。各种船只繁忙穿梭,沟通着黄河南北的经济往来。欢乐的汽笛,吹奏的是社会的安宁与和谐。

小小的孙口村,也已经依托将军渡发展成黄河沿岸一个繁华的经济大镇。渔歌里没有了旧日的酸楚,握惯了木桨、镰刀和锄头的手,如今已谙熟现代化工业的节奏。

穿行在镇区的街巷,晃眼的是时尚的新鲜和陌生,问候的乡音却依旧热情如火。在台前县城中心花坛新树立了一座“凤鸣台前”的雕塑,名字起得多么好啊!愿革命老区台凤凰涅槃!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